猝死是让人措手不及的伤痛。
刚做完饭,就不省人事了
正在健身房运动,突然就倒地不起了
前一天刚熬夜加完班,第二天人就不行了
当身边有人突发猝死,很多人第一时间发出疑惑:明明上一秒还好好的,怎么突然就猝死了呢?
看起来没啥问题,怎么就猝死了?
《中国急救医学》期刊上曾刊登了一篇研究《我国5516例尸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征分析》,通过研究分析5516例猝死者的尸体解剖特点,发现了猝死里藏着这些规律!
事实上,虽然有些人猝死前,可能不存在明显的异常情况,但并非全无征兆,大部分人身体曾发出过危险预警:
猝死中有症状体征的人,最常表现为突然发作(20.10%)、休息睡眠中(16.71%),其次为呕吐(7.49%)、呼吸困难、胸闷出汗、头晕、胸痛、腹痛、抽搐、头痛、心悸、咳嗽、意识障碍等。
患有慢性疾病,更容易发生猝死
有既往史者中,高血压最常见(37.95%)、心脏病(30.02%)、糖尿病(23.79%)。其次为发育不良、高血脂、肿瘤、感染、甲亢等。
中年人,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人群
研究发现,猝死发生的首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。而30岁至63岁的中年人,则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段。
在经历了成家立业、结婚生子、事业打拼之后,正式步入中年,身体各项生理功能开始下滑、器官也开始衰退。
中年,也被称之为疾病形成的高危期。
中年时期,人体基础代谢率开始下降,再加上这一阶段的人普遍压力大、应酬多、加班熬夜、睡眠质量差、饮食不规律,还有抽烟、嗜酒等不良习惯,容易产生“三高”,导致冠心病为首的心源性猝死等。
多数的猝死者竟然是因为“太激动”?
研究发现,猝死的诱因有情绪激动、劳累、血容量改变、饮酒、过饱、轻微损伤等。
在猝死诱因中,排在第一位的是情绪激动,达到了26%。
这一结论,有点出乎意料!情绪激动,竟然是猝死的主要原因。
突然情绪激动,会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度升高,刺激心率加快,外周血管收缩,导致血压升高,继而损害心脏和血管。如果恰好有心脏病或者高危因素,那么可怕的猝死就和情绪激动不期而遇了。
当情绪激动时,试试以下小妙招:
1. 深呼吸。静心,闭上眼睛,深深吸一口气,之后憋住,默数5个数,然后慢慢呼出,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放松和舒展身体,尤其当感到紧张、郁闷、烦躁时,不妨试试深呼吸。
2. 听音乐。音乐可以让紧张的神经得到放松,有助于舒缓压力。心情不佳时,选择听一些舒缓的轻音乐或专门放松心理的音乐,效果会更好。
3. 合理宣泄。心情不好或有什么事想不通时,可以将这些事向信任和亲近的人倾诉,或者通过写日记、大哭一场等方式宣泄出来。
警惕!如果长时间情绪低落,应及时去医院的精神心理科诊断治疗。
这些用生命总结出的规律,告诫我们:平时要特别留意自己的身体变化,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,避开猝死的诱发因素,如果出现任何身体不适,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,不要掉以轻心,才能有效预防和降低猝死的风险。
*声明:本文所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